栏目

馆藏精选

战国窃曲纹铜壶

2019-06-18

  图为我处所藏的战国窃曲纹铜壶,1976年6月合肥市建华窑厂施工出土。

  此件器物口径8.3厘米,底径12.2厘米,腹径18厘米,高30.3厘米,重2955克。铜壶口部微外撇,长颈,丰肩,肩以下逐渐内收,高圈足外撇,肩部有两个对称铺首衔环。颈部饰有焦叶纹,肩、腹及圈足上饰四圈窃曲纹,每圈内有两排纹饰。两环、口沿残,缺盖。

  青铜器的装饰手法丰富多彩,窃曲纹为青铜器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纹饰。此纹饰较有特点,起源于兽面纹,又名穷曲纹,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为兽面纹的简化与抽象化的几何纹样,流行于西周中晚期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吕氏春秋·适威》云:“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后来研究铜器的学者就把一些以抽象曲线为主而构成的纹饰称为窃曲纹了。

  人类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比起原始时代的彩陶艺术,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青铜器的装饰图案是原始陶器装饰图案的继续和发展。(文图: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束婷婷)

  (器物局部,清晰可见的窃曲纹)

分享到: